据《滑县县志》记载,义兴张道口烧鸡始创于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张中和先生先祖在道口镇开了烧鸡铺,距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。然而那时的烧鸡做的极其平常,没啥让人眼热嘴馋的地方,到了乾隆时烧鸡铺传给了义兴张世祖张炳,但生意冷清,到了难以养家顾口的地步,张炳有心改行,可又不忍把祖传的生意败落在自家手里。
一天,张炳正在闷闷不乐地低头走着,猛地被小时候的好朋友刘义拦住去路,这刘义曾在清宫御膳房掌勺,有着一手烹调绝技,只因他年老体弱告老还乡了,张炳把好友拉到家里拿出酒菜,两人天南地北闲谈起来,言谈中张炳把他生意不景气忧愁烦闷都告诉了老友,刘义此时已醉意朦胧随口说道:“要想烧鸡香,八料加老汤”,一句话提醒了张炳,他想老友给皇上做过饭呀,一定有做烧鸡的绝招,就连忙请教,这时刘义已意识出说走了嘴,再也不敢多言,只是支吾几句就告辞了。御膳房做菜的方法是不能往外传的,否则,不是坐班房,就是掉脑袋,这些刘义是知道的,可第二天张炳又亲自登门求访,刘义思前想后觉得与其绝技带入棺材,不如成全老友,于是就告诉了张炳八料是:陈皮、肉桂、豆蔻、白芷、丁香、草果、砂仁、良姜,接着又把如何熬汤、加汤讲了一番,张炳走时,刘义再三叮嘱,千万莫要外传,要不你的买卖难以做成,我刘义也难免杀头之祸,张炳得了此法,果然烧鸡做的好多了。后来他又在选鸡、宰鸡、退毛、火候上下了一番功夫,使烧鸡的色、味、形独居一格,从此张家烧鸡名声大振,张炳为不忘刘义传艺之恩,又取之义友济兴之义,特将张家烧鸡铺改名为义兴张烧鸡铺。
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,义兴张第六代传承人张长贵(字和礼 张中和先生祖父)毅然放弃自营业务,把店铺、作坊和制作烧鸡的全部工具一起参加公私合营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道口义兴张烧鸡这一民族遗产,恢复了义兴张字号,整修了义兴张门面。同年《河南日报》还以《发扬民族遗产》为题,对道口义兴张烧鸡给予高度评价。
1956年,张和礼被选为政协河南省第 一届委员会委员,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,他激动万分,慷慨贡献出了300多年的祖传绝技,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赞扬。同年,他带着亲手制作的烧鸡到北京参加全国土特产品展览大会。
1958年,张和礼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委员、滑县政协常务委员、滑县工商联执行委员。张和礼有感于政府关怀和消费者爱戴,他广收门徒、精心施教,从此道口烧鸡品牌众多、店铺云集。
张中和系义兴张第八代嫡系正宗传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 滑县道口八代中和义兴张烧鸡有限公司,前身为祖传350余年的滑县道口义兴张祥记烧鸡老铺。
采用祖传技艺遵古炮制,选地方优良活鸡精工制作而成,其成品色泽鲜艳、造形独特、异香浓郁、独具风味,是馈赠亲友、宴请宾客之美食佳品。
2013年,张中和先生把八代中和道口烧鸡分店在落户台湾,为两岸民间饮食文化交流开辟一个新渠道,搭建一个新平台。大陆和台湾省一百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。